冷链物流不能“断链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更新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冷链物流也在不断的发展,这对于保障食用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保障市场有效均衡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特性与要求
由于冷链物流是以保证FMCG(快速消费品)和医疗医药行业等对温度控制有特殊要求物品的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运营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因此,冷链物流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
其一,与常温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特殊的冷藏或冷冻装置来保证其低温环境,如专门的冷藏车、冷藏库以及专门的低温加工场所等。
其二,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与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冷链物流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对于时间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冷链各环节没有很好的组织协调,不能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那么,无论是对托运方,还是承运商来说,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其三,要保证冷链不“断”,这不仅和冷链物流提供商内部的组织协调性有关,而且还和为冷链物流提供商提供冷冻冷藏设备的供应商紧密相关。冷藏冷冻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上游设备供应商能否及时维修或者紧急调拨替代产品以保持冷链不“断”,这也是冷链运营能否保持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冷链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必须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以保证冷链质量。
其四,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对冷藏技术和时间的严格要求,这是冷链物流与其他物流的主要区别。
除此之外,冷链物流还具有以下特点: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冷链发展密切相关;冷链物流市场经营规模小,网络分散。
问题与瓶颈
近年来,尽管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增幅加快,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整体而言,我国的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产业的发展。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我国现有的冷链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目前的冷冻冷藏库房大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使用年限,且其设备功能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商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冷藏保温车、机冷车和冷藏集装箱拥有量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当前,我国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其所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尚不足总体需求的5%。同时,冷链物流企业竞争环境较差,低价格竞争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恶性竞争,冷冻冷藏产品物流管理失控是很常见的,低价格竞争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冷链物流的上游、中间环节和下游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与整合。
解决与对策
冷链物流的发展要从国情出发,要从冷链物流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入手。
统筹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软硬结合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一要科学规划硬件,如对厂房、仓储设备、运输设备等进行合理的规划,推进冷藏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提高,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二要合理规划软件,做好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的规划,以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以及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三要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不断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四要积极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冷链物流运输外包。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对中小低温商品生产制造商来说,要想把生意做大,急需降低物流成本,当前应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军低温物流冷藏市场,通过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以规模效益来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商企结成联盟,按条块提供冷链分割的冷链运输环节功能服务,进而输出有针对性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这样一来,在增加生产企业赢利的同时,也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带来了收益,从而实现真正的双赢。
建立一体化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通过由供应商将货物运送到主要城市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后进行长途运输,由地区配送中心进行装箱提货和当地运送,再整合后发送到零售直销点。通过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节省冷链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冷链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冷链物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此,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委托行业协会或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对冷藏加工企业的机房和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同时还要推动每个冷藏冻结加工企业至少配备一名懂冷藏保鲜知识的专业人员,并要培训冷链物流作业的专业人员,培养他们对温度的敏感度,对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工作计划和习惯等。
加大财税支持。各地财税部门要切实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家已出台的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及时研究物流企业增值税抵扣不充分的解决方案,对纳税额增长特别突出的冷链物流企业,由当地政府从该企业当年税收增量中给予适当奖励;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享受农业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和财税支持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冷链设施建设。同时,各级财政应每年安排冷链物流专项促进资金,用于补助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要加大对生鲜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创新金融方式,推广仓单质押等新型物流金融产品。